×

NEWS
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非遗“刻”心声匠心愈初心!普陀社区矫正对象在葫芦的方寸之间雕琢心境

时间:2025-09-07 17:05:12 浏览量:

  

非遗“刻”心声匠心愈初心!普陀社区矫正对象在葫芦的方寸之间雕琢心境

  8月22日,普陀区司法局以“‘映’愈见初心 ‘译’非遗新生”为主题,成功举办了一场融合非遗文化与心理疗愈的教育矫正活动。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心理学的有机结合,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一次深度的文化体验与心灵启迪。

  本次活动特邀民盟市委妇委会委员、上海市心理协会会员周敏,以及民盟闵行区委文化艺术专委会委员、上海市新联会新艺术团副团长董慧担任主讲嘉宾。周敏从心理人文与艺术赋能的角度,深入阐述了文化疗愈的社会意义;董慧则通过非遗技艺的现代表达,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活力。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,为参与者带来了丰富的思想启发与实践指导。

  活动以海派非遗雕刻为核心内容,聚焦葫芦雕刻技艺,传递“以小见大,以形载情”的创作理念。社区矫正对象从“选形立意”到“刻译心声”,在耐心打磨中学习接纳自我、疗愈情绪,深刻体会非遗艺术中的“留白”智慧与匠心精神。

  现场,社区矫正对象以葫芦为“心镜”,刻下属于自己的“心流印记”。每一件作品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,更是个人情感的真实映照。参与者纷纷分享创作感悟:有的以“小满”提醒自己珍惜当下、接纳真实;有的以“心花怒放”表达专注做事的快乐与进步;有的以“宝光葫芦”寄托乐观面对生活的希望之光;还有的以“梅花”寓意苦尽甘来,体会非遗“以小见大”的心境。

  本次活动通过“文化矫正+心理疗愈”的创新模式,使非遗创作成为连接传统与自我的桥梁,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在身心统合的过程中“愈见初心”,重拾对未来的信心。

  接下来,普陀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化非遗文化与心理人文的融合,以更多元的形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,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。

  原标题:《非遗“刻”心声,匠心愈初心!普陀社区矫正对象在葫芦的方寸之间雕琢心境》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